查看原文
其他

文献导读 | 基于活动理论视角下小组写作反馈参与研究

提示:点击上方"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免费关注哦

征稿二语写作


文献导读栏目将会把最新期刊文章进行整理发布,每次推荐一篇SSCI或者CSSCI文章,供大家阅读浏览。


我们欢迎各位学者专家后台留言跟我们联系,授权给我们推荐您的文章,期待您的到来。


本期题目:

Understanding EF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group peer feedback of L2 writing: A case study from an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While the last three decades have witnessed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on peer feedback in first language (L1) and second language (L2) writing, research about students’ motives for participating in group peer feedback has remained underexplored. In order to fill this important gap, this case study, guided by the constructs of activity and motive in activity theory, investigates two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motives for participating in group peer feedback activities in the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classroom.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video recordings of peer feedback session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stimulated recalls and student texts. Data analyses indicate that EFL students’ group peer feedback activities are driven and defined by their motives, which are shaped and mediated by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student motives could have direct influence on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group peer feedback activities and their subsequent revisio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new knowledge to the field by relating students’ motives to other key elements in peer feedback such as peer stances, group interaction and student revisions of L2 writing, yielding a deepened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and engagement with peer feedback in EFL writing.


介Brief Introduction

同伴反馈,作为写作过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不容置疑。在二语写作研究领域,关注点主要是如何充分利用此项活动提高学生的二语写作水平,然而却少有研究聚焦同伴反馈中学生的动机问题。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二语写作同伴反馈活动中学生的动机、影响动机的因素以及动机是如何影响活动中的立场、互动模式和写作修改的。


究问题 Research Questions 

1. 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参加写作同伴反馈活动的动机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动机的发展?

2.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参加写作同伴反馈活动的动机是如何影响其立场、互动模式,


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

   研究对象:JackKevin (某重点大学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高级英语学习者)

   研究工具:共有4次同伴反馈活动。

1、视频录像:4次,记录同伴反馈互动过程,课内或课外录像不明。

2、半结构化访谈:

 JackKevin访谈各2次,分别在第1次活动前和第4次活动后进行。第一次访谈关注他们的英语学习经历、同伴反馈动机以及母语、二语和同伴反馈的经历;第二次访谈则聚焦其在活动中的立场、互动模式以及动机与立场、互动模式之间的关系。

 小组其他成员。主要聚焦他们对JackKevin角色和行为的感知与信念。访谈次数不明。

3、受激回忆:2次。

 对两个案的受激回忆分别是在第4次同伴反馈后和作文修改后进行。第一次回忆中,个案边看4次反馈活动视频边回忆想法、评论其思想进程;第二次回忆则是让个案阅读写作草稿、修改稿和同伴的评论,回忆作文修改过程及其原因。

 小组其他成员。聚焦对两个案在活动中角色和行为的感知和信念。

4、写作文本:写作初稿、二稿、同伴反馈笔记和同伴评论。


研究结论:

1、  动机类型和影响因素。

1Jack

 通过分析受激回忆、访谈数据,发现Jack参加同伴活动由2个动机构成,分别是向同伴学习促进自身学习和帮助同伴。

 通过对Jack的访谈后发现,影响动机的因素有4个:内在兴趣、对反馈活动的积极信念、以往同伴反馈活动的积极经历以及参与其他大学课程小组活动的积极体验。


2Kevin

 通过分析受激回忆、访谈数据发现,Kevin的动机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接受积极反馈。

 通过访谈后发现,影响Kevin动机的因素主要有英语学习和写作的动机、以往同伴反馈的经历,对二语写作同伴反馈持有的信念以及语言学习小组活动的信念和经历。

2、  动机与立场、互动模式和作文修改的关系

尽管两个学生英语水平相当,也参加了同一类型的同伴反馈活动,但二者截然不同的动机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立场、互动模式和作文修改。

1Jack

通过视频录像、对小组成员的访谈后发现,Jack持有的立场是评阅者、协调者、诱导者的角色。在同伴反馈活动中的互动模式为合作型,偶尔是专家—生手型模式。通过分析受激回忆和修改后的写作文本后发现,Jack积极参与到写作修改过程中,不仅批判性地接纳了同伴的写作反馈,而且还额外对其他错误进行了修改。

2Kevin

通过视频录像、访谈和受激回忆后发现,Kevin在同伴反馈活动所持立场是被动倾听者。相应地,其互动模式以被动—主导型为主,在没有获得积极反馈时则表现为主导-主导型的模式。其“完成教师任务”动机使其未能积极投入到作文修改中,只是修改了语言层面的错误,也未对作文重新改写。


后感 Comment 

1、  本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为理解同伴反馈活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2、  本文探究了学生动机、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动机与立场、互动模式和修改作文的关系,拓展了该领域的新知识。

3、  通过分析影响动机的因素,阐明了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的中介作用。

4、  本文在介绍和讨论部分对于活动理论的阐释不够深入,也未根据Engeström1987)三角模型活动系统进行详细分析。不过在另一论文中,作者对该系统有进一步介绍。(另见作者“基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系统模型构建”)

5、  变量影响。(1在分析Jack的叙述时,作者提到的是动机和立场对互动模式的影响,而不是研究问题阐明的动机对立场和互动模式的影响。(2)文中提到三者的交互影响关系,但研究问题却只表明动机对立场、互动模式和作文修改的影响。尽管活动系统理论认为主体、客体(结果)、工具、共同体、规则与分工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但不管从研究问题的措辞还是具体分析上看,动机与其他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是单线而非交互。

6、  本文只提供了能够支持互动模式的录像转写文本,但并未以表格呈现某种互动模式出现的频率,是否有必要汇报呢?

7、  作文评分。是否有必要汇报评分员信度系数呢?

8、  本文对教学的启示在于:不管是何种小组活动,在分组前应以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小组活动促学的优势。

9、  Review完本文使我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改变学习者对于某项活动的动机和固有看法呢?

第一作者简介:于书林,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写作。

推荐人:许川根from Amoy


 • ❤️END❤️ • 

原文下载、学术共读

回复关键词:原文

等你加入

精彩推文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